首页> 心理> 疫情影响下的寒假,怎样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?

疫情影响下的寒假,怎样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?

收听:

主持人:

今天我们请到南阳市心理中心理健康老师,教育硕士,高级教师,南阳市有道心理咨询中心,心理专家黄淼老师来到直播间,黄老师,给大家打个招呼。

黄老师:

各位听众好,主持人好!

主持人:

这几天中小学生断断续续开始进入寒假生活,面对疫情的起落变化,这个寒假我们应该如何保证孩子的身心安全,并能够让孩子快乐成长呢?黄老师有什么好的指建议吗?

黄老师:

家长松紧搭配,适当调节

“紧”——遵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防疫要求,不做违背政策的事。保持良好的生活与卫照顾好自己的同时也不给社会添麻烦。重视卫生习惯,做好个人防护,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防疫要求。

“松”——内心保持放松的状态,日常生活规律化,不过度关注疫情,更不要相信小道消息,否则天天盯着各类疫情信息,会让自己陷入焦虑情绪里面,容易被群体焦虑所传染,导致心理失衡,进而影响家人和孩子的心理状态。寒假生活,保持快乐愉悦的心境,心理健康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。

主持人:

寒假生活,神兽出笼,对每一位家长都是考验。疫情要求不能外出,孩子一学期紧张学习的压力不能很好地缓解,家长又担心孩子假期过于放松,给孩子报辅导班,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冲突会直接化和尖锐化,和孩子近距离的接触时间更多,斗智斗勇的时机也会更多,怎样在亲子冲突中不伤害孩子,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需要考虑的。

黄老师:

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第一件事就是家长要觉知自己的情绪,关注自己的心情和身体状态。当我们出现过度的紧张、焦虑、失眠等状况时积极主动探索情绪的源头,寻求帮助和心理支持,不让自己陷进情绪的漩涡,也就不会把自己的垃圾情绪倾倒给孩子。

寒假是孩子和父母亲密接触的一个时空,如果父母有很多灰色情绪,加上疫情的封闭性要求,很难分散这些灰色的部分,那么就会在和孩子的交往过程中被孩子触发,孩子就会成为父母情绪的垃圾桶,导致孩子心理压抑,产生心理问题。

案例:

刘女士是我的一个来访者,当她看到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断下滑时内心非常痛苦,她的困惑是自己全身心扑在孩子的教育上,孩子的成绩却不能提高,反而下降。

 在和刘女士的工作中,她谈到自己在辅导孩子的作业时常常会出现不能自控的愤怒,比如一道题,以前给孩子讲过,这次发现孩子又做错了,自己的无名火就会升得很高,甚至会不由自主出手打孩子。但是事情过后有觉得孩子有些无辜,她这个年龄段(小学三年级),这个问题不会也是正常的,可是自己为什么就会出现两种前后出别很大的心理状态呢?

随着咨询的深入,刘女士看到自己内心一直有一个完美的学生形象——孩子什么都会,智商很高,那那都优秀,所以,当孩子犯错的时候,就破坏了这一份完美的感觉,——一个完美的孩子是不应该出错的,那么,你出错就不认真,不用心,对于不用心不认真的孩子,那父母就有权利发脾气了。

主持人:

其实刘女士的困惑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惑,很多家长都会说:我家孩子很聪明,就是不努力。不努力的孩子不应该惩罚吗?

黄老师:

这句话里面的信息量很大,假如您是这个妈妈的孩子, 你能接收到什么?

主持人:

有一个优点——我聪明,还有一个缺点—— 我不努力。

黄老师:

这个聪明怎么得出来的?家长做智商测评了么?没有。其实认为自己孩子聪明的家长是不会去做智商测评的,假如测评的结果不如己意,那是家长难以接受的。

聪明其实是家长的自恋,先假定我的孩子是聪明的,那么聪明的天资加上后天的努力,那我的孩子不就是一个完美的优秀孩子吗?这就是很多父母头脑里的完美孩子的原型。

这个完美的形象才是很多孩子的杀手,无论现实中孩子怎么努力,孩子都不会完美,所以,每一次孩子出错都会带给家长自恋的损伤,这样的愤怒的话就会自动涌出: 

你能不能操心点,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,上课干啥去了!

一天到晚就知道玩,能不能在学习上多用点心!

你那聪明劲都用到哪里去了,到了学习上就一盆浆糊!

——这是否定孩子不努力 

讲三遍了还不会,你是猪脑子啊!

看你笨那个样子,真不知道随了谁!

我上学的时候数学顶呱呱,咋都没遗传给你

这是把孩子不完美带给自己的伤害转移出去,发泄自己内在的愤怒——我是很聪明的,但是你没有遗传我的聪明,你遗传了某人的不好的东西,你让我受伤害了,你应该接受惩罚,语言或者身体的惩罚。 

这就是家长在向孩子倾到自己的情绪垃圾,当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的时候,她是需要家长的包容和支持的,得到父母抱持的孩子,这样孩子的内心是安定而有力量的。相反,在父母暴风骤雨般的情绪冲击面前,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恐惧和慌乱,这种恐惧和慌乱如果是长期的,沉浸式的情绪体验,孩子会形成对学习的恐惧和排斥心理,这也是青少年抑郁和厌学的原因之一。 

主持人:

看来父母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,优秀的父母不在于你有多高的学历,而是看你对自我心理的调控状态如何。那这种完美的孩子形象是怎么在家长心中产生的呢? 

黄老师:

每一父母也都曾经是一个孩子,也都会带着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印记进入自己的小家庭,并影响到自己和孩子的相处。上面说到的刘女士之所以内心有一个完美孩子的想象,是因为她自己在学习上有未完成的心愿。刘女士姐妹两个,她觉得父母偏爱妹妹,自己是老大,上学的时候父母工作忙,遇到问题没有人帮自己解决,看到自己成绩不好的时候就指责批评自己不努力,等妹妹读书的时候,家里经济条件好了,母亲全身心陪读,妹妹学习也很优秀,现在在国外读博士。所以,刘女士常常觉得如果自己得到了母亲全身心的学习陪护,自己也会成为妹妹那样优秀的人。

刘女士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全身心投入,其实是在满足自己在学习中被忽视的部分,满足自己的童年缺失,同时把“我是优秀的完美孩子”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,一旦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,童年那些被忽视,被指责的身体感受就会被激活,出现不能压制的怒火。当然,这些怒火就会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一起烧掉,孩子就成为父母情绪的垃圾桶了。 

主持人:

经常处在父母情绪风暴里的孩子,除了学习糟糕,是不是还会有性格上的负面影响?

黄老师:

父母的情绪垃圾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之一是自卑,在孩子人格未完全形成的时候,孩子是通过父母或者老师这样的权威来认识自己的,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,镜子里的形象是糟糕的,差劲的,孩子会认为自己是差劲的,不被喜欢的,不值得被爱的。这种心理不仅会导致孩子厌学,还会造成孩子人际关系障碍,远离人群,导致性格缺陷,影响一生。

也就是心理学领域常说的: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,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。很多自卑的人,穷其一生,都会在内在的精神世界生活,有很多愿望和念头,因为自卑,这些愿望都停留在内部世界,没有办法让这些念头成为一种现实,那就会把这些未满足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,让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愿望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自己不飞,下个蛋,让蛋飞”,蛋飞不好了,批评指责打击辱骂。再次进入到父母和自己的互动模式的轮回中。 

主持人:

父母和孩子互动中这种垃圾情绪伤害力这么大,怎么让孩子尽量减少这种负面情绪的伤害?

黄老师:

现在家庭教育领域常说一句话——父母好好学习,孩子天天向上。案例中刘女士的孩子才三年级,但是孩子已经出现很强的焦虑症状,啃指甲,没有一个指甲是完整的,睡觉做噩梦,睡梦中身体抽动,很少像其他孩子一样开心玩耍,总是愁眉苦脸,害怕考试。

通过心理咨询,刘女士在学习和成长,孩子也做了心理治疗,孩子的焦虑随着妈妈情绪的稳定也缓解了很多,开心的时刻也多了起来,也敢于在班级活动中积极参与了,自信和乐观也多了起来。

在亲子关系里面,当发生矛盾时,父母需要分出来,那些情绪是我原生家庭带给我的,那些是孩子带给我的,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牺牲品。

当孩子产生情绪的时候,父母是温和的坚定地,就像一个容器一样承纳孩子的情绪,看见孩子的情绪,给孩子以共情,比如孩子期末考试考砸了,带着低落的情绪回家了,家长您会怎么做?给孩子劈头盖脸吼一顿,或者打一顿,还是先调整自己的失落感,体会孩子的难受心情呢?

 共情孩子其实是不容易的,如果你工作中有过自己很努力,但是结果还是不好的感受,你可能会体会到孩子这种挫败感,以及挫败感带来的自我低评价,以及悲伤,甚至有自我攻击,自我否定在里面。

如果有过这样的体验,你会知道,这个时间你希望有个人拍着你的肩膀说:没啥,这也不是多大事,以后还有机会呢,我觉得你还是很有实力的嘛!

如果你能把这句话说给孩子,不吼不叫,孩子就接到了你的信任和支持,那接下来的事,孩子和你一起研究这次考试考砸了的原因,以及后面的自我改进措施了。

主持人:

寒假生活,亲子互动,请家长朋友,一定破除内心自恋的幻影,接纳孩子的现状,用温暖和关怀来陪伴孩子养习惯,长自信,不吼不叫,让自己真正成为孩子的起飞平台,做好孩子成长的心理支持!


相关音频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