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淼心理健康系列|青少年抑郁与家庭教养的关系
2020年3月,中科院发布的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》显示,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.6%,其中,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.4%,抑郁症成为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威胁。青少年抑郁有哪些具体的症状表现呢?
青少年抑郁的症状表现
1.持续的心情不好,闷闷不乐,消极悲观。呆滞无神,表情冷漠,易激怒,敏感,哭闹,好发脾气,焦躁不安,厌倦,胆小,羞怯,孤独,注意力不集中,易受惊吓,常伴有自责自罪感,认为自己笨拙、愚蠢、丑陋、没有价值,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、没有愉快感等。情况严重者会有自残行为和自杀念头,甚至有自杀行为。
2.上课无法集中精神,记忆力减退,老师讲的内容常常记不住。
3.与同学交往减少,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,回避社交。
4.活动少,几乎足不出户,也不运动,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房间,不愿意接近他人。
5.睡眠不好,经常失眠,胡思乱想,白天无精打采,没有食欲。
6.长期伴随头疼,腰背疼,肠胃慢性炎症等,或者心慌气短,失眠等,医院检测又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。
7.由于集中注意力困难,导致学习成绩下降,厌学,一到学校就莫名难受,甚至觉得学校恐怖,不愿意到学校去。
很多抑郁症孩子的父母看到医生的诊断都觉得难以接受,说我家孩子看着挺好呀,上学努力,也很乖,怎么就抑郁了,非常不理解。那抑郁症和孩子的成长经历,家庭环境有关联。
弗洛伊德说,七岁以后没有新鲜事,青少年在学校生活出现的问题,其实很早就已经埋下伏笔了,咨询中最容易出现抑郁的孩子常常出现在以下类型的家庭:
1.寄养或者隔代抚养家庭
案例:
小阳是一个初中的女孩子,父母在孩子三岁时就离异,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,母亲做生意。小阳跟随奶奶生活,父亲后来再婚,继母生一个男孩子。小阳在学校的朋友之间有矛盾,在矛盾冲突中,小阳跟随一个大姐大范的女孩参加对另一个女孩子的攻击,被学校叫家长,后来被处分。这件事后孩子就出现失眠,幻听的情况,经常觉得同学们都在议论自己,又害怕又羞耻,不敢去学校,出现自残行为,到医院测评,结果是重度焦虑和重度抑郁。
咨询时,小阳的爸爸和妈妈一起来了,尽管小阳很不愿意聊父母的事情,但是在咨询师的引导下,孩子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的感受:我感觉自己很多余。第二次来咨询,说父母看到自己生病,都对自己很关心,自己心里对父母离异的事放下了,心情也好多了。
小阳的案例是很有代表性的,在学校被处分只是诱因,深层原因是孩子被忽视太久了。孩子也出现对手机的沉迷,因为从小学开始就是自己管自己的学习,写完作业,和奶奶也没啥可说的,就是玩手机,手机在孩子的生活里相当于一个“情感妈妈”。但是到了初中,学习压力增大,玩手机的时间很少了,孩子就非常在乎身边的同学朋友,这个孩子的朋友圈的确负能量比较大,相互传闲话,打架,出风头等,孩子也知道这个朋友圈很差,但是自己又离不开,这个糟糕的朋友圈相当于手机之外的另一个情感陪伴。
这一类孩子的共同特点,早期缺少陪伴,被忽视,在家里也特别乖,很少向父沟通,也很难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要求,她们的抑郁症其实是用疾病向父母表达:爸爸妈妈,请你们看看我,请你们多爱我一点。
隔代抚养的孩子内心特别孤独,常常会出现空虚感,是因为他们心里没有能够住进来一个温暖有力支持者形象,所以很容易被外界带走,所以抑郁是一种对父母爱的呼唤。孩子通过生病来向父母索爱。
2.夫妻关系糟糕的家庭
个案:
小心是高中生,高一住校一个学期,孩子出现失眠症状,课堂上常常不由自主地落泪,一哭就是一两节课,老师也劝不住。出现自残行为,并且拒绝去学校,但是回到家就出现情绪好转。医院测评为重度抑郁症。
心理咨询中孩子谈到自己对弟弟妹妹很担心,因为夫妇关系不好,经常打架,自己从小看着父母打架长大的,自己在学校学习时候经常跑神,学不进去,常常害怕父母再打起来,更严重的是,他看到了父母的离婚协议书,他担心父母离婚了,谁来管弟弟妹妹?
心理疾病的一个深层原因是安全感的匮乏,这个孩子从小在父母打架的环境中长大,内心有很强的焦虑,焦虑就是常常会觉得有一件坏事情要发生。所以这个孩子虽然身在学校,但是她会时刻担心自己不在家的时候父母会打架,还会让弟弟和妹妹成为替罪羊,还有就是父母随时可能会离婚,这个家随时会解体。
这种长期的担心和恐惧让孩子的情绪无法承受,最后情绪崩溃,无端端的情绪低落,悲伤,哭泣,又因为自己无法挽救家庭而自责,自我伤害。
孩子出问题,其实是家庭出了问题,孩子通过自我伤害,抑郁呀,引起父母对家庭问题的关注,这是孩子生病的初心,或者是潜意识的想法。
孩子对父母有很深的爱,她们用自己的行为告诉父母,如果你们不幸福,我也不会让自己幸福。
3.父母对孩子的掌控过于严格的家庭
个案:
高一女生小杨新学期开学两个月就不上学了,在学校觉得老师处处针对自己,和同学也处不好,情绪经常低落,不由自主地哭泣,烦躁,有自残行为,和自杀意念,后来开始拒绝去学校,到医院被诊断为重度抑郁。
这个孩子从小学开始,自己的节假日和周末都被安排的满满的,一个辅导班接着一个辅导班。后来妈妈周末除了老师的班,又增加一个英语班,原来还有主持人班,钢琴班,自己周末的生活不是在辅导班,就是在去辅导班的路上。妈妈选的新概念英语班,就是家长认可的那种学习任务量很大,每次课都必须背诵很多课外的单词和课文,背完默完才能放学,自己本身就讨厌妈妈的安排,每次上课都被留到很晚,这样的感受让自己到初中想学好英语也提不起劲,一说英语,自己厌恶的感觉就上来了。
孩子说自己的每一个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,自己想做的事,一件也做不了,这样的生活太痛苦了,我不知道我是谁,我为什么要活着,孩子晚上经常失眠,失眠的时候就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。慢慢地孩子有刀片划伤自己,后来被老师发现,提醒家长去医院,就被诊断为重度抑郁。
从不学了到不活了,其实一步之遥。
这类孩子抑郁,其实是青春期对自我的追问,他希望父母把自己的生活还给自己,如果父母置之不理,孩子就会用拒绝去学校,甚至自我伤害的行为提醒父母看到自己的内在需求。抑郁是他们向父母争夺自我的掌控权的一种方式。
这一类孩子往往被父母认为很乖,她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表达自我的能力,抑郁就是一种身体语言。
4.父母没有边界,对孩子缺少尊重的家庭
有的抑郁症,孩子可能说不出来怎么难受,孩会出现身体疾病不能上学。孩子表现得很乖,可是我生病了,比如长期头疼,翻来覆去的腹泻,心慌等身体疾病,长期缠绵在这种病痛里,但是医院检查,身体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。
个案:
恬恬是一个寡言、没有棱角,很文静的女孩。爸爸向来是严厉且在家里说一不二的人,妈妈则一味跟随。初中时她发现在父母那没有足够的安全,日记、手机常被翻看,自己据理力争从来都被各种理由拒绝,有几次拼命坚持至冲突,父亲将其暴打,妈妈没有丝毫阻拦。
不知何时,恬恬开始浑身疼痛,查遍大小医院无果。
这个孩子的抑郁是对父母隐匿的对抗。既然你们希望我按照你们的意愿活着,现实中无法完成和父母的对抗,用身体来完成。因为病了,父母对恬恬的期待就会降到谷底,现实中无法完成的胜利在隐匿中达成。
青少年在找寻自我的过程中,当边界屡屡被突破,潜意识会出来帮忙以隐匿的形式表达。明争不行就暗斗,结果是双输。
如果父母过于强势,屡屡被挫败的永远是孩子,那么孩子会习得和权威相处后的无力感,因为内心体验是,我永远打不过父母。当然,他们也可能眼见无法明争,转向暗斗。
有研究表明,九成抑郁症患者想过自杀,36.7%的患者曾实施过自杀,30.5%的人多次自杀未遂。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抑郁患者,家庭怎样陪伴,才能帮助孩子走出抑郁?
父母首先看到抑郁症带给孩子的的精神痛苦。郁症带给孩子的痛苦, 一是,抑郁症改变了大脑的结构,导致决策能力下降、积极情绪变少、行事更为冲动。 二是,抑郁症接受治疗,也没有明确的治愈时间,而且还有复发的可能性。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无希望感。人在极度痛苦而又不知如何做的情况下,下意识里会觉得生不如死,不如死了痛快。 而青春期的孩子,本身就既敏感又脆弱,所以一旦患上抑郁症,很容易迅速恶化。
1.家长体察孩子的情绪变化,重视孩子发出的抑郁信号,积极就诊就医。接纳孩子有病这样的事实,不讳疾忌医,看到孩子的病痛,不催逼孩子上学。抑郁症患者需要的并不是鼓励或者开导,而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坚定的陪伴。
抑郁症患者最突出的感受是孤独,他们没有办法和外部世界产生链接,青春期的到来,生理的成熟又必须让自己去和外部世界产生链接。以上四类家庭的孩子,因为和父母关系的断裂,对自我有太多的否定,也不知道怎么和他人建立关系,所以进入青春期,在向外部世界探索的过程中,一次小小的失败,对他们可能就是致命的打击,会让他们丧失生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。
面对身边人的关心,内心既渴望,又想要逃离,非常纠结。 因为他们总是忍不住怀疑:
“你们是真的关心我吗?”“你们真的理解我吗?”“如果我一直好不了,你们会一直陪伴我身边吗?”“我活着,于人于己,都是一种负担,不如死了更好。”……
可是陪在身边的人,一直都充满爱意地陪伴左右,既没有嫌弃,也没有放弃希望。这样他们最终知道自己是被爱的,也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。
2.父母觉知自己的情绪,寻求咨询师的帮助,进行家庭治疗,提升自我心理承受能力,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建立安全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,像一个容器一样稳稳地接住孩子,会对孩子的疾病治疗更有利。
无条件的接纳孩子,接纳孩子生病这个事实,不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,不拿孩子和以前状态好的情况比较,营造家庭积极温暖的氛围,用爱温暖孩子的心,这是抑郁的治愈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