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心理> 马丽霞心理健康系列——窗外

马丽霞心理健康系列——窗外

收听:

 在我青春年少时读过许多琼瑶的小说,包括《窗外》这部作品,还看过电影,但是现在已经不记得情节了,不是不记得,而是把许多许多琼瑶的作品混在了一起,那个时候琼瑶的作品中的爱情真的是填满了许许多多、像我这样的少女的心。今天我坐在阳台上,看着窗外就想起了《窗外》这样的作品。我的窗外又是怎样的呢?看到外边有限的绿地,看到开出些许叶子、露出春意的树枝,其中一棵树光秃秃的,我就好奇看看周围其它同类的树都长出了枝丫,一个念头:它是不是死了?马上就赶快挥去这个不详的念头,宁愿相信它只是还没有到它自己发芽的时刻,它只是和其它树不同罢了。于是,我抬头看天空,看到些许的蓝天、白云,透过树枝看天空是斑驳的美,而竖在眼前的一座高楼,挡住了许多视线,就有一些遗憾,有时候就是这样,遇见美好的同时,遗憾也随时相伴。

   最近,我一直在研读学习“第三代催眠”:生生不息的催眠,其核心就是在矛盾的两面里创造出新的奇迹,发展出新的、整合的、完整的生命能量。近段时间,我真真的去体会日常中一对对的矛盾对立,它们一直就在那里,就像白天与黑夜、阴与阳、冷与热、苦与甜,等等。当我们非要选择一面,或者排斥另一面的时候才会感到纠结,在我们自己制造的矛盾与冲突中呆的久了,就是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。今天一个来访者,是一位42岁的全职妈妈,陪伴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,由于疫情的原因,在外打工的丈夫收入下降,本来不宽裕的生活更是拮据,妻子就想到外地打工多赚点钱,可是三个孩子上学,一会儿是网课,一会儿是打卡,家里的老人根本就做不了,也就帮不了任何忙,就这样,陷入“去赚钱还是陪伴孩子”的矛盾中苦苦挣扎,失眠、情绪低落、焦虑不安就找上了她,便出现了新的问题,既不能出去打工又不能陪伴孩子,只有到处治病了。这就是我们咨询室经常遇到的心理疾病模型。这里我不再详述咨询过程。就把几个让来访者领悟的关键点分享出来。

1、作为女性养三个孩子,陪着他们成大就已经很伟大了,同为女性,我很钦佩她的勇气和勤劳;

2、生而为人想过更好的生活,而且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去得到,也是普通中的伟大之举;

3、陪伴孩子也是一份了不起的工作,何况孩子们成长的也不错,比一些父母双双出门打工,把孩子留给老人,孩子出问题了返回家补救的性价比要高的多;

4、这次全国两会有代表提出“把'专职家长'当作职业发放工资,不亚于奖励三胎的效果;

5、在家和出门赚钱不是一对矛盾,可以利用孩子们都上学的间隙找一下可以兼顾家庭的工作,收入少一些,但对之前的稳定没有影响。

6、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肯定自己的价值,认可自己的付出。自己值得拥有自信和自豪。

   这就是生生不息催眠的治疗理念,当我们想要事物的两面时,不用自责,也不用两难,它们本身就是一体的,调动自己内在的资源整合它们,让矛盾的两面都有位置就是整合。虽然白天不懂夜的黑,不代表夜的魅力不存在。

再次望向窗外,被高楼遮挡的视线仿佛代表自己在很多方面的“鼠目寸光”,但内心的丰盛同时也在。

这就是我的“窗外”。


相关音频推荐